行業發展動力增強 經濟增速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我區經濟發展積極因素增多,發展動力增強,總體經濟延續一季度“開門紅”的良好趨勢,繼續平穩向好發展。上半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27.4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居全市各縣(市、區)首位。
一、經濟運行主要情況和特點
這些成績是在國內經濟深層次矛盾突出,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來之不易。從三次產業發展情況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5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2.6億元,同比增長7.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3.3億元,同比增長9.5%。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同期4.8:47.4:47.8調整優化為5.0:45.1:49.9,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4.0%,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
(一)農業生產平穩,農產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上半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9億元,同比增長4.4%,比一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產值8.6億元,同比增長4.8%;林業產值0.9億元,同比下降1.6%;牧業產值7.1億元,同比增長4.8%;漁業產值2.0億元,同比增長4.4%。主要農產品中,蔬菜產量17.4萬噸,同比增長5.0%;園林水果產量4.1萬噸,同比增長2.5%;豬牛羊禽肉產量2.4萬噸,同比增長4.8%;生豬出欄5.8萬頭,同比增長4.1%;淡水產品產量1.6萬噸,同比增長4.5%。上半年農產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其中蔬菜價格大幅上漲37.7%,比一季度收窄11.5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7.4%,比一季度擴大6.0個百分點。
(二)工業轉型升級取得實效,經濟貢獻作用增強。上半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1億元,同比增長8.2%,全部工業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2.9億元,同比下降2.8%;重工業完成增加值87.2億元,同比增長10.2%。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工作初見成效,工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27.1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陶瓷業完成產值26.7億元,同比下降13.7%;以銅材為主的有色金屬拆解和加工業完成產值163.4億元,同比下降0.4%。兩大行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44.5%,比上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完成產值13.6億元,同比增長21.9%,增幅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快20.7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8.9%,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8.2%。
(三)投資增速止跌回升,商品房去庫存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5.2億元,同比增長0.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4.0個百分點,增速實現止跌回升。其中工業投資23.4億元,同比增長48.6%,工業投資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6.0億元,同比增長1.2倍;基礎設施投資19.4億元,同比下降25.9%;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69.4億元,同比下降6.0%。上半年全區完成房屋銷售面積20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9.1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同步增強,上半年房地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9.4%,比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
(四)社會消費穩中有升,限額以上消費跌幅收窄。上半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0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完成47.1億元,同比增長7.3%;零售業完成91.6億元,同比增長9.4%;住宿業完成1.4億元,同比增長2.3%;餐飲業完成4.9億元,同比增長6.0%。受汽油價連續上漲等有利因素影響,上半年全區限額以上消費同比下跌0.5%,跌幅比一季度收窄6.7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限額以上網上零售總額1.4億元,同比增長84.4%。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溫和上漲1.9%。
(五)財政和金融業增長乏力,對經濟影響較大。上半年全區(不含高新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億元,同比下降4.0%,比一季度回落8.0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0.5%,非稅收入2.4億元,同比下降11.1%。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6.9億元,同比增長40.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同比增長82.1%,教育支出同比增長74.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52.6%。金融業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839.7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一季度提高2.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55.6億元,同比增長1.3%,比一季度回落10.7個百分點;證券業交易額同比下降21.9%,比一季度大幅回落125.4個百分點;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8.2%,比一季度回落6.1個百分點。上半年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比一季度回落9.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僅為2.7%,比一季度回落8.4個百分點。
(六)對外貿易增速回落,旅游業穩定發展。受國際市場銅材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及需求減少影響,上半年,全區進出口總額22.8億元,同比增長2.2%,比一季度回落3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8億元,同比增長15.3%,比一季度回落71.6個百分點;進口15.0億元,同比下降3.5%,比一季度回落11.6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0.1億元,同比下降65.7%。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42.99萬人次,同比增長4.9%;旅游總收入28.28億元,同比增長5.1%。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下半年走勢分析
雖然我區上半年經濟總體穩定,各大主要行業運行積極因素不斷增多,發展動力繼續增強,但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仍將復雜嚴峻,當前經濟的困難和問題也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一)第三產業指標存在回落趨勢。一是商品房銷售增速存在回落趨勢。去年我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呈現明顯的“低開高走”趨勢,至2015年全年銷售面積創下歷史新高,在基數不斷擴大的影響下,我們預計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將呈回落趨勢。二是財政、金融等服務業基礎指標將逐步回落。財政八項支出、金融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行業增長因素都具有不穩定性和不持續性的特點,隨著財政八項支出基數擴大,股市波動等因素影響,預測以上服務業基礎指標下半年增速將逐步回落。
(二)工業新增動力不足,企業經營效益不夠理想。上半年全區僅新增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凱榮德玻纖、先導半導體材料),其他計劃本年新投產企業還在進行廠區建設或試產階段,而且生產規模普遍偏小,新增工業企業對全區工業的增長拉動力較弱。1-5月全區21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7億元,同比下降14.4%;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43.45,較上年同期下降2.8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僅為12.65%,與全年預期相差10.52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10.9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降5.1%,同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下降5.3%。以上指標運行情況均反映出我區工業市場需求不足,產品供大于求,經營效益有所下滑。
(三)市場消費缺乏提速增長動力。一是電商快速發展造成的影響。電商低成本優勢對實體店的沖擊較大,分流了部分零售額;而且如果不是由本地電商銷售,也就不能納入本地統計。二是大宗消費品拉動作用減弱。金銀珠寶、家電和汽車等大宗消費品進入成熟消費期,增速逐步回落,對全區消費增長拉動作用減弱。
(四)投資增長支撐不足。一是重點項目推進緩慢,新北江制藥廠遷建、佛清叢高速北段等大型項目仍處于前期準備階段。二是商品房去庫存壓力影響開發商擴大投資,目前,開發商重心均以去庫存為主,擴大再投資意愿不強,房地產開發投資進入逐步回落期。
綜上所述,我們預測下半年經濟運行壓力將比上半年更大,全年經濟運行將呈“高開低走”趨勢,全年經濟增速“保8”壓力十分巨大。
三、下半年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繼續堅持穩增長,貫徹落實經濟工作部署。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既定的經濟工作部署,積極應對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確保經濟穩定健康增長。各相關部門和街鎮要繼續加強各重點行業發展情況的調查摸底,特別要對以銅材為主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業、陶瓷業等支柱行業在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銷售等方面的困難,共同探索解決辦法,為企業加快生產提供及時、必要的幫助。
(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增長動力。主要是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要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為新行業的培育騰出空間;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新舊產業更替步伐,盡快培育我區工業發展新的增長動力。
(三)繁榮消費市場,培育消費熱點。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市場主體規范升級的實施意見》(清府辦[2014]68號)的精神,繼續推進“個體轉企業”和“限下轉限上”工作,進一步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二是加快本地電商發展,通過創新消費模式促進市場消費,減少本地銷售額的流失。三是探索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主動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加快推動綠色農畜產品、旅游、健康、養老等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動文化娛樂、家政服務、休閑旅游等服務型消費產業發展,促進消費結構提升。利用節假日消費效應,鼓勵個人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四)切實加快重點項目投資進度。一是充分利用新型城鎮化和擴容提質等有利契機,爭取省市對重點項目和產業的優先扶持,拓寬融資渠道,加快重點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施工進度。二是建議各相關部門積極爭取用地指標,盤活存量土地,加快拆遷進度,強化審批、用水、用電等配套服務,為項目建設提供必要的要素保證。
供稿:清城區統計局綜合核算專業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九日